两年前,当种族主义煽动者在各所大学宣称拥有言论权利时,左翼和右翼的言论自由绝对主义者纷纷站出来为他们辩护。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为新纳粹分子提供免费法律援助,而曾要求表达政治观点的足球运动员“离开美国”或因发表言论 而被解雇,并禁止在联邦资助的医疗诊所使用“堕胎”一词的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高等教育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 威胁说, 除非他的言论自由理念得到维护,否则将停止提供联邦资金。
芝加哥大学发布了一项 关于言论自由的原则声明 ,已被数百所大学和学院采用。声明宣称“大学的存在是为了自由探究”。遗憾的是,这份声明全文不仅具有误导性,而且由于未提及某些内容,因此是不正确的。大学的目的并不是 对 所有观点进行不受约束的辩论,只有“违反法律、[…] 虚假诽谤特定个人 [或] 构成真正威胁或骚扰的言论”等狭隘例外。大学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推进知识和发现新的真理。通过将“自由和开放的探究”提升为大学的唯一目的,芝加哥大学将言论手段变成了大学的终点。未提及“真理”和“知识”是学术界在言论辩论中被操纵的典型表现。一旦大学宣布其主要目的为不受约束的辩论而不是知识的进步,那么它们就输给了那些试图破坏学术界作为社会真理仲裁者角色的人。
将言论冲突视为感情受伤的问题,以及在言论自由和“包容和欢迎的社会”(这是一项被广泛引用的针对 4,400 多名大学生的年度 研究的定义)之间做出选择的问题 ,也是错失要点。大学的使命取决于所有合格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参与,这意味着不因身 加密货币数据 份而歧视任何人。言论冲突不是谈判相互竞争的冒犯主张的问题,也不是将言论与“包容和欢迎”的环境对立起来的问题,而是违反了平等参与教学和研究服务的原则。
当今的许多学生不愿意用平等来换取空洞的言论自由观念,这种观念保护仇恨言论,迫使少数群体为其参与公共生活寻找理由。学生们认识到,如果仇恨言论是我们为言论自由付出的代价,那么这笔代价中的大部分将由少数群体和女性承担。因此,当有发言者质疑某个群体的生存权利时,大学应该划清界限。整个学术界都应该反对这种言论,就像它经常反对谎言和既定观念一样,因为故意制造的谎言(现在被称为“深度造假”)会破坏我们确定真相的能力。 社交媒体上关于政治广告的争论 表明,如果深度造假是我们为言论自由付出的代价,那么这笔代价中的大部分将由那些资源较少的人承担。
真相的目的,而应促进对自由和平等相互关联的原则的更深入的对话,这些原则可以成为真正自由和对所有人开放的言论的前提。